來源:賽斯拜克 發表時間:2023-07-11 瀏覽量:826 作者:awei
?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和時尚潮流的快速更迭,廢舊紡織品的產生量逐年增加。這些廢舊紡織品大多被丟棄到垃圾桶中,造成了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廢舊紡織品的識別與回收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高光譜成像技術在廢舊紡織品識別與回收解決方案中顯示出巨大的潛力。
高光譜成像技術是一種先進的成像技術,可以獲取數百個甚至數千個連續的光譜數據點,從而獲得豐富的物質信息。在廢舊紡織品識別與回收領域,高光譜成像技術可以精確地分辨出不同類型的紡織品,如棉、麻、絲、毛等,以及紡織品的污染程度和破損程度。
高精度:高光譜成像技術可以實現對廢舊紡織品的快速、準確識別,降低人工分揀的誤差和成本。
高效率:通過高光譜成像技術,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大量廢舊紡織品的分類和識別,提高回收效率。
環保性:高光譜成像技術有助于提高廢舊紡織品的回收率,降低資源浪費,減輕環境壓力。
可持續性:通過利用高光譜成像技術進行廢舊紡織品識別與回收,可以為紡織行業提供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
當前,高光譜成像技術在廢舊紡織品識別與回收領域的應用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果。例如,我國一些紡織企業已經開始采用高光譜成像技術進行廢舊紡織品的分類和回收,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環保效果。此外,國際上也有不少研究機構和企業致力于推廣高光譜成像技術在廢舊紡織品識別與回收領域的應用。
我們知道不同材料的紡織品在化學和分子結構上有所不同,也就導致不同紡織物對不同波長的電磁波的吸收、反射和透射方式不同,這些特征可用于利用高光譜成像系統對紡織品基于反射光有各自光譜特征進行分析,能夠清楚識別不同紡織的化學成分,從而實現對紡織物進行自動分類。工作人員使用賽斯拜克Sinespec近紅外高光譜成像系統對不同材質紡織物進行的實驗分析如下圖:
不同紡織品(晴綸、滌綸、棉質、亞麻、羊絨、絲綢、羊駝毛纖維、美利奴呢絨)的光譜特征
高光譜近紅外成像分析系統結合合適的分類算法可以對不同材質、不同顏色的紡織物以及對天然、動物和合成纖維分類識別。
左:樣品圖片 中:分類結果 右:高光譜技術區分不同纖維
Sinespec高光譜成像分析系統,基于賽斯拜克自主研發光譜成像掃描平臺及賽斯拜克Sinespec高光譜成像傳感器及自動在線分選單元,可為紡織品、塑料、廢紙等固廢物分類回收提供可行的解決方案。
賽斯拜克Sinespec高光譜成像分析系統
技術特點:
ü嵌入式主控系統,全中文操作系統,觸控屏+PC端GUI軟件雙重控制,可無線控制
üXYZ三軸全自動運行,精 準定位掃描成像分析,運行精度優于1mm
ü支持組合命令,可自定義Protocols,實現系統自動運行
ü傳感器選配:400-1000nm、900-1700nm、1000-2500nm波段推掃式高光譜成像可選
ü可選配賽斯拜克Sinespec高光譜成像在線分選系統
工業分選可見近紅外高光譜相機 SP130M
工業分選可見近紅外高光譜相機,型號為SP130M,用于工業分選,藥品成份分析,配備高衍射效率的透射光柵分光元件,擁有多達1200個光譜通道使光譜數據更精準、更高分辨率;相比傳統的成像技術。
SP130M可見近紅外高光譜相機采用自主開發的高光譜成像技術,光譜范圍400-1000nm以推掃成像的方式,在同一時間獲得目標區域的所有光譜信息數據,具有光譜范圍廣、光譜線性度好、成像速度快、分辨率高等優點。
SP130M可見近紅外高光譜相機具有高速數據采集速度(全光譜段全譜段≥128fps、ROI后可實現3300Hz),可以配合標準C-Mount鏡頭使用,實現光譜影像的快速采集。相機配置的數據采集軟件可實時獲取樣品光譜及影像信息。廣泛應用于食品,化工,生物產業,建材,制藥等領域。
“垃圾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對垃圾進行正確分類以及回收利用才可以使其變廢為寶實現再生資源的最 大效益化。SpectraScan?高光譜成像分析系統具備強大的識別和分辨功能, 基于對不同“垃圾”反射光有各自光譜特征進行分析,可實現“垃圾”的精 準識別與分類。下圖為賽斯拜克光譜成像實驗室利用SpectraScan?系統完成的對混有塑料、木頭、紙、橡膠、織物、皮革等不同垃圾的識別。
左:樣品偽彩色圖 中:分類結果 右:不同樣品NIR反射光譜
高光譜成像技術在廢舊紡織品識別與回收解決方案中的應用將為紡織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持,有助于實現資源循環利用,減輕環境壓力,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